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会议在贵阳召开

发布时间: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8月5日,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会议在贵阳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组织,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与贵州大学农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领导、主产省农业行政管理及推广单位负责人、地方创新团队专家、体系岗位科学家及综合试验站站长、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等75名代表参会。



会议以“总结经验、考评成效、谋划未来”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总结交流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经验,考评岗位科学家及试验站站长聘期履职情况,并研讨“十五五”体系建设思路。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张辉指出,柑橘产业是我国水果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国家将持续加强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支持,未来需优化产业布局、筑牢质量安全防线,深化产学研融合以实现技术突破。他强调,体系要坚守“坚持产业导向、解决产业问题、引领产业变革”初心,攻克黄龙病防治等难题,总结四季供果技术、丘陵山地轨道运输装备等经验,凝练成果并谋划“十五五”任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缪杰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贵州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兼具热带与温带水果生产条件的省份,2024年园林水果面积达1019.77万亩,产量729.35万吨,其中猕猴桃面积全国第三,蓝莓、李面积保持全国第一,柑橘产业已发展为爱媛28、沃柑等优新品种超7万亩的特色产业。他表示,贵州正着力破解柑橘品种优化、精深加工、品牌提升等瓶颈问题,期盼国家体系在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当日下午,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万亩猕猴桃示范基地及息烽县贵州堡润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柑橘基地。在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万亩猕猴桃示范基地,代表们现场观摩了生态种植模式的应用。该模式通过科学搭配林木、果园和草地,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病虫害绿色防控方面,基地采用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先进技术,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了果品质量安全。



会议为期四天,采用“考评汇报+现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推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龙熹主持首席科学家考评。29名岗位科学家及34名综合试验站站长分别围绕“十四五”期间科研攻关、技术推广、产业服务等成果进行汇报。同时公布聘期考评优秀专家名单,通报农业农村部对体系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并就“十五五”期间品种创新、绿色防控、节本增效等重点任务达成共识。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工作画上圆满句号,更为西南地区特色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考评为契机,深化与地方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黔转化,助力贵州打造全国山地特色柑橘产业样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